“债券之王”冈拉克警告私募信贷风险或引发新一轮金融危机
美国知名债券投资人、“债券之王”杰弗里·冈拉克在最新播客中警告,规模达1.7万亿美元的私募信贷市场风险迅速累积,可能成为下一场金融危机的引爆点。他指出,该领域存在估值不透明、放贷标准宽松等结构性问题,与2008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具备相似特征。
美国知名债券投资人、“债券之王”杰弗里·冈拉克在最新播客中警告,规模达1.7万亿美元的私募信贷市场风险迅速累积,可能成为下一场金融危机的引爆点。他指出,该领域存在估值不透明、放贷标准宽松等结构性问题,与2008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具备相似特征。
他在最近的一次播客访谈中表示,目前的市场,从股票到固定收益,都定价过高,导致前景堪忧。冈拉克强调了他所说的私人信贷领域的“垃圾贷款”,这种做法使快速增长的市场走上了爆发一场与2008年金融危机类似的危机的道路。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姜还是老的辣”“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仿佛老人天生就自带智慧光环。那为什么说越是老人越有智慧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当然,二者规模不可同日而语,美国楼市信贷规模巨大,2007年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债务总额约10.5万亿美元,是汽车贷款规模的数倍。不过,美国的汽车贷款,已经是美国的第二大规模的信贷了。
从BB机到大哥大,从收音机到录像机,只要是带电的玩意儿,就没有我陈峰搞不到的货。
操盘过十几亿的项目,谈判桌上压过对手气焰无数次,涨跌之前我能比别人更快嗅到风险,别人还在犹豫,我往往已经行动。
9月底韩国宣布从明年开始韩元24小时全天候交易后,韩元对美元一路下跌,最近几个交易日已逼近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这增加了韩国央行保护韩元的压力,市场密切关注韩国央行会否进行外汇干预。
可很少有人知道,第一个把“打赏”按钮装进网页的,是2009年的六间房;第一个让素人靠摄像头年入百万的,是坐在摄像头背后的刘岩。
前瑞士银行(UBS)交易员汤姆·海耶斯(Tom Hayes),曾因操纵伦敦银行间拆借利率(Libor)而被判刑入狱,历经十年法律拉锯,其定罪今年7月被英国最高法院推翻。
上一次花旗集团由同一个人同时担任CEO和董事长是在2007年,当时的银行业巨头包括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和华盛顿互惠银行,但之后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重塑了整个行业。
当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度跌破7.0关口,这场看似遥远的金融波动,实则与每个中国人的财富息息相关。从泰国金融危机到香港保卫战,汇率的背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
Truist分析师Keith Hughes和Julian Nirmal表示,受持续的负担能力问题影响,住宅改造活动的低迷状况正在持续,目前其下滑持续时间正接近金融危机时期。该行业的生产者价格指数自2019年1月以来已上涨48%,导致住宅改造的负担能力不足,这种
韩美围绕3500亿美元对美投资的谈判陷入僵局。据路透社报道,韩国国家安全顾问魏圣洛周六(27日)坦言,韩方无法按照美国总统特朗普所说的方式兑现3500亿美元对美投资款。
美联储一份内部研究得出了突破性结论:当前美国大型银行体系面临的风险,可能已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夕的水平。基于全新“经济资本”模型的评估显示,此前被吹捧“更安全”的大型银行,其真实偿付能力正不断下降,存款基础也愈发脆弱。
本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黎枳银韩美围绕3500亿美元对美投资的谈判陷入僵局。李在明政府秉持“国家利益优先”的原则与美国进行谈判,但包括基金出资方式、资金筹措、利润分配等在内的解决方案协商举步维艰。据韩联社22日报道,韩国总统李在明在联合国大会召开前夕接受英国路透社
韩美围绕3500亿美元对美投资的谈判陷入僵局。李在明政府秉持“国家利益优先”的原则与美国进行谈判,但包括基金出资方式、资金筹措、利润分配等在内的解决方案协商举步维艰。据韩联社22日报道,韩国总统李在明在联合国大会召开前夕接受英国路透社和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
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不满20年,美国又出现次贷问题,次级汽车贷款机构Tricolor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敲响华尔街警钟,甚至华尔街顶级投行——摩根大通、巴克莱及五三银行可能因此蒙受数亿美元的损失。
时间来到1873年,这次恐慌发生在南北战争结束近十年之后,正是美国快速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时期。尽管此时美国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依然是农业,但制造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快速上升。19世纪80年代初超过农业,成为国民经济最大部门。此后美国经济危机越来越体现出典
近几日,国际经济学家德斯蒙德·拉赫曼发出了一个重要的警告黄金价格的飙升和美元的贬值,似乎在向我们传递着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特朗普当局的经济政策真的能稳住这艘巨轮?如果不及时调整,未来的金融市场又将面临怎样的动荡?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这个事关我们每个人的经济话题。
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德斯蒙德·拉赫曼表示,黄金和美国国债市场都表明,世界对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越来越不安,在政策转向之前,可能会发生全面的金融危机。